您的位置: 首页 >信息公开>内控专栏>详细内容

内控专栏

学院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篇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1-16 10:02:46 浏览次数: 【字体:

5123导航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化,高校已经成为独立自主的办校实体,其复杂化、多样化的经济活动,使得高校要发挥其最大经济效益就迫切需要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全面使用好、管理好其多样化的教育教学管理资源。建立起一套科学高效的内部控制,以全面提高教育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高校改革的顺利进行,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及《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的通知》(财会﹝2018﹞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5123导航(由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喀什水校、喀什艺校、喀什师范学校、喀什财校、喀什卫校六校整合)业务的特点,现对内部控制制度和预算、收支、政府采购、建设项目、资产、合同等重点经济业务活动的工作进行了梳理,形成了5123导航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该手册的编印,有利于本单位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遵循相关规范要求,切实履行工作职责,严格规范业务行为,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一、单位主要职责

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按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就业指导,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

二、制度制定的依据

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规范内部权力运行、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促进依法行政与廉洁从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财政部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结合5123导航的业务性质、业务范围及管理构架,制定了5123导航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以下统称内控管理制度),作为单位建立、执行、评价及维护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的指导和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李克强总理也指出,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钱、管事,给权力涂上防腐剂、带上“紧箍咒”,真正形成不能贪、不敢贪的反腐机制。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切实可行的内控管理制度,就能充分发挥制度笼子作用。该制度从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合理保证单位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合理保证单位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涵盖单位经济活动的各个层级和主要业务环节,结合5123导航的业务活动特点,对具体的经济活动强调控制目标、控制措施和关键控制点,以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

内控管理制度在制定过程中主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

重要性原则。在全面控制基础上,内部控制应当关注单位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

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单位内部的部门/系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经济活动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

本单位内部控制运行管理机制包括内部控制组织建设、内部控制工作流程及监督与考核。

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内控决策机构)职责:(1)组织制定与实施内控体系建设,确保内控规范切合实际、科学、高效运行;(2)审定内控管理的重大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及关键业务流程及输出要求;(3)指导和督促内控体系建设和运行中存在问题;(4)制定内控风险等级、内控缺陷的认定标准,审批相关报告;(5)负责重要内控及风险应对方案的审批,并配置所需的资源;(6)审查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小组工作报告、年度绩效评价报告;(7)其他与内控管理相关的重大事项等。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内控执行机构),抽调各部门/系部人员组成。职责:(1)确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计划、工作范围,制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方案;(2)协调相关各部门/系部开展现状调研、风险评估;(3)组织设计内部控制体系,指导相关部门/系部对内控缺陷进行整改;(4)定期召开例会,交流、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5)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进程;(6)整理内控体系建设成果(内控手册、内控管理制度及指导性文件等)并组织培训实施。

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小组(内控监督机构)由各部门组成,负责全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评价与检查、督查工作。(1)研究制定内部监督管理制度;(2)对各业务部门/系部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巡查和自我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3)督促各业务部门及所属系部落实内部控制整改计划和措施;(4)做好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的其他有关工作。

内部控制工作流程内控工作流程包括风险初始信息收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策略制定、内控制度制定、内控措施运用和内控评价。其流程如图1-2-1所示。

2.png 2.png

监督与考核是指对内部控制建设的效率及效果进行监督与考核,涵盖内控评价、外部审计、纪检监察发现的重大缺陷的数量及整改情况,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单位各部门/系部内部控制工作执行情况及内部控制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核;二是对风险管控的内部控制工作完成情况和效果进行考评;三是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效果进行考核,并根据监督/考评的结果,提出改进措施,促使改进与完善。在设定考核指标与考核标准时,重点关注以下几项:(1)是否按计划完成了本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2)是否按要求参与了单位内部控制的各项工作;(3)本单位的风险管控职能是否得到了清晰的界定和落实;(4)重大风险的监控报告及应对是否全面、及时、有效。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小组应当定期(每年至少一次)对《内部控制手册》的执行情况及效果进行监督评价。单位也可聘请外部咨询机构定期对单位内控建设情况进行评价,促进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三、内部控制的过程

内部控制过程实质是识别、评估与控制风险的过程,如图1-2-2所示 

1.png 1.png



终审:计财处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